第86章 馬嵬驛驚變,楊貴妃香消玉殞
忘記了,培養酷吏的土壤仍然存在,朝中大臣為了爭權奪利不惜自毀長城!宰相李昭德以一己之力對抗酷吏,酷吏消失了,他卻因過於強勢而被群臣所厭。功曹參軍丘愔、長上果毅鄧注彈劾李昭德,誣陷他自長壽元年(692年)以來專擅權柄,把功德歸於自己,將過錯推給國君;還說他膽大於身,鼻孔出的氣都可直沖霄漢。這些似是而非的言語觸碰到了武則天心中逆鱗,覬覦權力!她由此開始反感李昭德,把他貶為南賓尉,不久又廢為庶人流放。天...-
至德元載(756年)六月初八,哥舒翰在靈寶西原慘敗,二十萬唐軍打的隻剩八千多人。
六月初九,叛將崔乾佑乘勝攻陷潼關,哥舒翰在部下火拔歸仁的挾持下無奈歸降了安祿山。
訊息傳出,鄰近的河東(今山西永濟東南)、華陰(今陝西渭南華州區)、馮翊(今陝西大荔縣)、上洛(今陝西商洛一帶)四郡郡守棄城而走,守軍四散潰逃。
事發當天,哥舒翰麾下趕往長安告急,玄宗卻隻顧著享樂冇有立刻接見。直至日暮,約定好的平安火冇有從潼關送來,玄宗纔開始感到形勢不妙。
翌日早朝,玄宗找眾宰相商議。
楊國忠因身兼劍南節度使一職,在聽到安祿山造反後,就提前派人通告節度副使崔圓,讓他做好接駕準備,以應不虞。
眼見潼關失守形勢危急,楊國忠藉機倡議請玄宗臨幸蜀地暫避。玄宗此時已經冇有了主張,聽楊國忠安排的周詳,便同意了他的意見。
六月十一日,楊國忠召集朝廷全體官員向他們詢問對策。這些享慣了清福的官老爺,在兵臨城下的巨大恐慌中,早已嚇的手足無措,哪裡還想的出什麼辦法!
楊國忠下意識把袍袖挽起,兩手緊緊相握,故作鎮定的說:“近十年來,一直有人向聖上反映安祿山必反,我也曾多次當麵提醒聖上,無奈聖上不聽。現在諸位也看到了,發生這樣的禍事,與我無關。”
眾人原指望楊宰相能提出什麼退敵妙策,冇想到大難臨頭,他不思為國儘忠,卻率先甩鍋給皇上。連你宰相都這麼認為,與我們這些普通官員更無關係。大家不待楊國忠再囉嗦些什麼,一鬨而散!
官員的心都散了,士民們更是亂作一團,不知道該逃向哪裡,原本熱鬨繁華的市井街坊變的蕭條冷清。
楊國忠擔心玄宗變卦,請楊貴妃的兩位姐姐韓國夫人、虢國夫人入宮,勸說玄宗早日啟程赴蜀。
六月十二日這天,前來參加早朝的官員僅有寥寥數人。玄宗親臨勤政樓頒詔,聲稱要禦駕親征。隻是在這樣的時節、說出這樣的話,還有誰會相信!朝廷的公信力,早已在無數次的反覆折騰中丟失的蕩然無存!
果然,玄宗此舉也不過是想暫時穩住局麵而已,暗中卻在抓緊做好逃亡準備。
他將京兆尹魏方進任命為禦史大夫兼置頓使,負責逃亡期間的食宿安排;提升京兆少尹崔光遠為京兆尹,兼任西京留守;讓宦官邊令城掌管皇宮鎖鑰。打著送兒子潁王李璬出任劍南節度使的旗號,通知劍南道做好接待準備。
當天,玄宗移駕大明宮。入夜時分,密令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整編禁軍,賞賜給他們大量錢帛,挑選良馬九百多匹。這一切動作都進行的非常隱蔽,外人冇有絲毫察覺。
六月十三日,天剛破曉。玄宗帶著住在宮中的楊貴妃姐妹、皇子、皇孫、妃子、公主、親信宦官、宮人以及楊國忠、韋見素、魏方進、陳玄禮自延秋門(皇宮西門)出城。
途經左藏國庫,楊國忠奏請將其焚燬,說什麼不要留給叛軍。玄宗麵帶憂傷的說:“叛軍得不到財物,一定會向百姓搶掠,還不如給他們,不要讓百姓受苦。”
到了早朝時間,仍有少數官員前來參加。宮門內儀仗森然,一如平日。大門開啟,宮中的宦官、宮女最先察覺到了異樣,竟然找不到他們的皇帝了!
皇宮內外頓時亂作一團,宮人們紛紛自深宮逃出,王公、大臣四處逃竄。膽子大些的市民,鬨鬧著衝入皇宮和王公貴胄的府第盜取財物,有人竟乘驢在百官朝會的大殿上巡走,左藏庫也遭人焚燬,烈焰沖天。
留守的崔光遠、邊令誠一邊率人救火,一邊臨時召募府、縣官員把守各處,接連處死了十多人,秩序才安定下來。
崔光遠、邊令城眼見皇帝都跑了,分彆派人到安祿山那裡表達誠意。長安還未淪陷,已經在事實上歸屬了安祿山。
玄宗經過便橋(今陝西鹹陽市南),這裡是長安人送客西行的告彆處。楊國忠讓人引火焚橋,欲圖切斷叛軍追路。玄宗歎惜說:“你把橋燒了,百姓該如何逃生。”隨即把高力士留下,讓他將火撲滅再來會合。
玄宗最後看了一眼壯闊恢弘的長安,扭頭絕然而去!
是他締造出了大唐的絕世豐華,也是他親手毀掉了這一切!悲痛、後悔、淒惶,百感交集!
宦官王洛卿負責打前站,通知沿途郡縣準備好玄宗一行人的吃穿住行。誰知臨近飯點,玄宗抵達鹹陽望賢宮時,王洛卿與當地縣令都跑了。派宦官們出去征召,官吏、士民冇有一人前來。
眼看著已近午後,玄宗滴米未進,楊國忠跑到市場買回幾張餅獻給玄宗,百姓們得知情況,也自發拿來些粗糙的飯食。餓壞了的皇親貴族,此時也顧不得挑三揀四,爭著用手抓起就吃,不一會兒就搶了個乾淨,卻仍未吃飽。
玄宗讓人付錢,百姓們看到皇帝這副狼狽樣,不禁有人哭泣起來,玄宗也跟著掩麵而泣。
有位文士打扮的老人走來,對玄宗說:“安祿山包藏禍心不是一天兩天了,這些年一直有人在檢舉告發,陛下不但不聽,反而下令將告發者處死,這才使安祿山發兵叛亂,讓陛下流亡在外。”
“臣還記得宋璟做宰相時,朝中大臣都敢講真話,天下以此為安。近些年來,當官的忌諱說實話,隻知選您愛聽的取悅於您,以致您對宮門以外發生的事毫無所知。我們這些市井小民雖早知必有今日,隻是深宮禁地防禦森嚴,根本冇有向您進言的機會。事情不到這一步,臣又如何能有幸一暏龍顏,並向您訴說心中想法呢!”
玄宗長長歎息了一聲:“都是朕的錯,現在後悔也晚了。”
不一會兒,掌管飲食的官員終於籌措了些像樣的吃食,玄宗下令讓隨行人員先吃,然後自己再吃。讓士卒分散到村落中自己解決吃飯問題,並約好未時(下午一點至三點)聚齊出發。
夜半時分,一行人抵達金城(今陝西興平)。縣令和百姓逃走,隻剩一座空城。好在驛站灶具完備,也還有些糧食,士卒們糊弄著整了口吃的。
走了不到一天,隨行的人很多已經逃亡,連貼身侍奉玄宗的宦官袁思藝都跑了。驛站中冇有燈燭,床鋪也不夠,大家也不再講什麼尊卑貴賤,彼此依靠著休息睡眠。
潼關將領王思禮趕來,玄宗這才知道哥舒翰已經被擒。隨即任命王思禮為河西、隴右節度使,讓他即刻上任,收攏散卒等待東征。
六月十四日中午,玄宗一行走到了馬嵬驛(今陝西興平西十一公裡)。又累又餓的禁軍哪裡受過這份洋罪,加之前途難卜,個個牢騷滿腹、怨氣沖天。
陳玄禮把這一切都歸罪於楊國忠,想要殺死他泄憤。但知道玄宗肯定不會同意,自己又無權做出除掉宰相的決定,便將此事托付東宮宦官李輔國報告太子定奪。太子還冇有打定主意,變亂髮生了!
有二十多名從長安逃出的吐蕃使者,因為午飯冇有著落,攔在楊國忠馬前,向其投訴找不到吃的。楊國忠正要講話,幾名跟在附近的禁軍突然怒吼著說:“楊國忠夥同胡人造反!”
這句話像是把火丟進了密封的汽油桶一般,瞬間將所有禁軍情緒引燃。他們各自拔刀持矛,朝著楊國忠所在方向聚攏過來,有人搭弓放箭,一箭射中了楊國忠馬鞍。
楊國忠嚇的打馬就跑,剛剛跑進驛站西門就被追上。憤怒的禁軍將他從馬上拽下揮刀亂砍,分解了他的肢體,用槍尖挑著他的首級衝到驛門外,一口氣將楊國忠之子楊暄,以及韓國夫人、秦國夫人一併砍死。
禦史大夫魏方進大聲斥責:“你們怎麼敢加害宰相。”話音未落,就被禁軍砍倒。
宰相韋見素聽到喧鬨聲,走出驛站檢視究竟,不留神讓人當頭一棒,鮮血糊滿了臉麵。有員將領看清此人是名聲較好的韋見素,立即發聲製止:“不要傷害了韋宰相。”韋見素這才逃得一命。
暴起的禁軍隨後包圍了驛站,玄宗詢問發生了什麼,身邊人把楊國忠被殺的事告訴了他。玄宗柱著柺杖,腳穿草鞋走出驛門,麵色和悅的勸他們解除包圍返歸營中,誰知冇一人肯聽,依舊殺氣騰騰,群情激憤。
玄宗讓高力士前往斡旋,陳玄禮告訴高力士:“楊國忠謀反,貴妃顯然不再適合供奉聖上,請轉告聖上割捨恩愛,將她就地正法。”
玄宗沉默半響,黯然答道:“朕自有處分。”隨即拖著沉重的步子走進門內,柱著手杖低頭不語。室內眾人看不清玄宗表情,但從他不斷輕微抽動的肩膀,能感知到他內心的痛苦與不捨。
過了很久,韋見素之子、京兆司錄韋諤,大著膽子走到玄宗麵前,跪倒在地,一邊使勁磕頭,一邊神情悲慼的勸道:“現在眾怒難犯,還請陛下儘快決斷,免遭殺身之禍。”
玄宗仍然不死心的問:“貴妃她一直居住於深宮,楊國忠造反與她何乾?”
高力士答:“貴妃是無罪,然而他們已經殺死了貴妃的堂兄,如果再讓貴妃侍奉陛下,這些人怎會感到安全。願陛下詳加考慮,讓他們安定下來,陛下您纔會平安無虞!”
玄宗扭頭看向淚流滿麵的楊貴妃,狠了狠心,揮手向高力士示意。高力士帶著貴妃來到驛站後園,將一根緞帶遞給她,轉過臉去不忍再看。楊貴妃隨即在一棵梨樹上自縊而亡,絕代佳人香消玉殞,時年三十八歲!
貴妃的屍體被放置在驛站庭院,玄宗召來陳玄禮查驗。
陳玄禮查驗無誤,帶著其他禁軍將領脫去甲冑,跪伏於地,對玄宗叩首請罪。玄宗攙扶起了他們,又說了些安撫的話,讓他們去向士卒解釋說明。陳玄禮等高呼萬歲,施禮退出。
暴動的禁軍士卒發泄完了心中怒火,殺掉了楊貴妃及其家人,也就失去了再折騰下去的動力,在各自將領的召喚下,重歸建製,做好出行準備。
楊國忠的妻子裴柔攜幼子楊曦,以及虢國夫人提前動身,躲過了這場兵變浩劫。走到陳倉時(今陝西寶雞市陳倉區),被接到命令的縣令薛景仙派吏卒追上處死。
楊氏一家因了楊貴妃而得寵於玄宗,在長安城驕橫霸道,風光無比。楊國忠更是躋身相位,成為繼李林甫之後的又一位權臣。
比起李林甫,楊國忠的表現更為不濟。雖說安祿山想造反的念頭由來已久,與他冇有直接關係,但也確實是由於他的不斷刺激,才導致安史之亂提前爆發。
變亂髮生,身為宰相的他,不是想著如何協助玄宗儘快穩住局勢,而是仍在為了利益爭權奪勢,到處搬弄是非。特彆是挑唆玄宗逼迫哥舒翰兵出潼關,直接導致了西原慘敗、潼關失守,將原本已經向好的戰場形勢毀於一旦!
李林甫雖然一門心思的打擊異己、杜絕言路,但至少能讓安祿山老老實實不敢炸刺兒,在朝政方麵多少有些可取之處。
楊國忠則是無情懷、無能力、無操守、無文化,這樣一個“四無”之人都能高居相位,足以證明玄宗晚年糊塗到了何種程度。
遙想開元初年,姚崇、宋璟、張說等能臣良相,在年輕英明的玄宗領導下指點江山、揮斥方遒,楊國忠的所作所為簡直低劣的令人發齒!
宰相是皇帝的門臉,代表著皇帝的用人導向。大唐建國以來,在玄宗天寶紀元之前的眾多宰相裡,雖然也有宗楚客、紀處訥、武三思、竇懷貞等奸佞之徒,但他們在位時間都不長、能量有限。
而李林甫與楊國忠這兩位奸臣,在朝堂上一折騰就是二十多年,終於把個大好盛世搞了個天下大亂。作為皇帝的唐玄宗,難逃其咎!
自古善始者眾,善終者寡。即便英明如唐玄宗,一旦貪戀權位產生自得心理,也會立刻從神壇跌落,淪為糊塗滿腦的廢物!
-傀儡,但在朝中仍具有較高的人脈與威望。從古至今,但凡奪權都是一個套路,順我者昌,逆我者亡。因此,扳倒相王、排除異己,也就成了韋後一黨的首要目標。禦史大夫蘇珦在審訊李重俊謀逆案時,有名囚犯胡亂攀咬相王李旦。蘇珦出於公心替相王辯解,李顯冇再追究。安樂公主得知此事,便與宗楚客在李顯麵前詆譭相王,並指使侍禦史冉祖雍構陷相王、太平公主與李重俊通謀。李顯派禦史中丞蕭至忠調查,蕭至忠流著眼淚勸諫說:“陛下您富有...